國土部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將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業合作
國土資源部近日公布《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綱要》指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資源和產業鏈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轉化率。
《綱要》明確,搭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平臺。實施“一帶一路”基礎地質調查與信息服務計劃,加強周邊國家重點成礦區帶對比研究,實施全球礦產資源地球化學和遙感調查,完善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系統,為我國及相關國家政策制定和企業投資決策提供有效服務。以油氣、鈾、鐵、銅、鋁等我國緊缺戰略性礦產為重點,合作開展我國及沿線國家成礦規律研究和潛力評價。充分發揮各方在資源、資金、產業、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互補優勢與合作潛力,搭建礦業合作平臺。加強建設用地保障,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外向型產業發展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
《綱要》指出,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共贏。發揮基礎地質調查的支撐服務作用,促進中資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礦業投資合作。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利用我國先進的數字地質調查技術、地球化學填圖、衛星遙感與北斗應用等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共建地學領域聯合實驗室,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質礦產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力度,推動當地礦業體系建設和礦業經濟發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資源和產業鏈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轉化率。與中亞、南亞等資源豐富國家和地區共同開展資源調查評價、礦業風險監測評價,以礦產資源開發為紐帶,構建利益共同體。
《綱要》還公布了“十三五”時期國土資源主要指標,其中有色礦產資源預計新增銅800萬噸,鋁土礦6億噸,鉛2000萬噸,鋅3000萬噸,金3000噸;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300~400處;主要礦產資源產出率提高15%;建成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50個;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100萬平方千米,完成1∶5萬礦產地質調查100萬平方千米,完成1∶5萬航空物探調查90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