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某地鉛鋅礦礦石可選性試驗研究報告
受西藏XX公司委托,于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對西藏XX鉛鋅礦石樣品進行了礦石可選性試驗研究,目的是為該礦的開發提供依據。
委托方送來的礦樣系鉛鋅多金屬礦石,礦石含鉛鋅均在4%左右。此外,還含有較高的CaO、SiO2、Al2O3及Fe、C等。其中C含量為5.21%,屬高碳礦石,增加了鉛鋅浮選工藝的難度。
國內內蒙古等地在處理這類高碳礦石時,回收率和精礦品位均不理想,因此這類礦石的處理是目前選礦工藝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我們在試驗在研究中,經過預選試驗,確定了優先選鉛、其后選鋅的優先浮選流程,并采用高效的碳抑制劑〈S.J〉,成功地實現了鉛鋅分離,取得了同類礦石中較好的技術指標。試驗結果見表1。
結語:
對西藏XXX公司送來的礦樣,我公司進行一系列的選礦試驗研究,最終選定了優先選鉛其后選鋅的優先浮選流程,成功地對鉛鋅進行了分離,取得了同類礦石中較好的浮選指標,其中鉛精礦Pb品位57.63%,回收率87.68%;鋅精礦Zn品位50.14%,回收率86.69%,兩種精礦各項含雜均不超標。
礦石中含碳高達5.21%,給提高鉛精礦品位造成了很大困難。本研究中采用碳的高效抑制劑成功地解決了鉛精選中碳的抑制問題提高了鉛精礦品位。
由于采用S.J抑制劑,鉛的精礦品位得到保證,使得本試驗可以大膽地應用不脫碳的優先浮選流程,既保證了鉛精礦品位,又增加了鉛的回收率(約4%,該部分為脫碳的碳中所含鉛)。
在閉路試驗中鉛浮選時抑制下來的碳,在鋅浮選時有所積聚,致使鋅品位稍有下降。這一點可以在將來的生產中,通過在鋅精選時同樣添加S.J抑制劑來解決。
對于礦石中所含的16.28%的氧化鉛的浮選也進行了探討試驗,尾礦的鉛物相分析表明,氧化鉛品位0.35% Pb占83.53%;硫化鉛0.069% Pb占16.47%,總鉛0.419%Pb。
這說明浮選尾礦中跑掉的鉛,有83.53%為氧化鉛。
曾試驗在選鋅后添加Na2S及丁黃藥來選氧化鉛,在Na2S添加量1~3公斤/噸,丁黃藥100克/噸的情況下氧化鉛的產率僅1%左右。其中含鉛最高也只有2.5%左右。所占回收率不到1%,可見回收這部分氧化鉛在經濟上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