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土礦環境保護
由于鋁土礦主要是露天開采,占用土地多,影響面大,因此,如何通過復墾減少礦山用地,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下面以我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鋁礦——山西孝義鋁礦為例,說明鋁土礦在開采復墾問題上的進展。
山西孝義鋁礦設計規模:一二期工程合計年產鋁土礦礦石215萬t,采剝總量達到17.30萬t。設計總占地面積1158.2 hm2,截止1995年已累計征地721hm2,今后礦山生產建設分期分批待征土地還有433.3hm2。由于近年來礦區鄰近村莊土地銳減,加之土地征用費劇增,因此給礦山生產和礦區鄰近村莊生活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壓力與沉重的負擔。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孝義鋁礦采取了剝離-采礦-復墾一體化的復墾新技術,實現邊開采,邊復墾,以最少的投入,減少反復運輸,獲得礦山用地復墾的良性循環。通過二年來的實踐,該礦的西河底礦區在開采初期即可復墾造地。依據已經審批論證的土地復墾總體規模,預計該礦區開采終了,復墾率可達75%,總計復墾土地543.3 hm2,其中復墾耕地為471 hm2。
為了有效地節約耕地與切實保護耕地,以及充分發揮復墾耕地的效能,有關部門實行了“以地換地”和臨時用地的政策。目前該礦已與下莊、克俄二村委達成了以該礦2.67 hm2復墾耕地互換等量的礦山用地,這樣不僅有效地抑制了礦區耕地的減少,而且礦區村民過去支離破碎的小塊地通過礦山復墾可以有效地變成山區“小平原”,耕地質量和水土條件得以根本改善。礦山企業通過用復墾耕地與礦山生產用地互換,西河底礦區總計可節省土地費5776萬元。
孝義鋁礦通過剝離-采礦-復墾一體化所取得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巨大,這項技術的推廣為我國鋁土礦開采中節約耕地、保護生態環境開辟了一條新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產生一些氟化物,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是鋁工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目前我國的鋁電解槽70%以上是自焙陽極電解槽,這些自焙槽多數沒有安裝消除氟化物等有害氣體的環境保護設施,采用煙囪高空排放,有的小鋁廠甚至連高空排放措施都未采用,使鋁廠工人在充斥著氟化物和瀝青煙的惡劣環境中工作,大量氟化物排入空中,又污染了周圍的環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首先推廣干陽極糊技術,大力開展干法凈化煙氣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工作,同時要狠抓環境保護設施,加強“三廢”治理,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