鉍礦資源特征
鉍是典型的稀有分散金屬元素。雖然鉍的獨立礦物常見,但極少富集為獨立工業礦床。除玻利維亞和廣東省懷集縣外, 幾乎沒有單獨的鉍礦床產出。鉍主要以伴生元素存在于鎢錫礦山中, 次為鉛鋅礦、銅礦、鉬礦和金礦。即使是伴生礦,因含量及產量的原因,鉍在這些礦山中,也不是主要產品而是副產品。
伴生鉍礦床主要以氣成礦床、高溫交代礦床、熱液礦床為主,與鉛、鋅、銅、鎢、鉬、錫、金、鐵、銀等礦伴生。
共伴生鉍礦床的類型有:蝕變花崗巖型、云英巖型、石英脈型、磁鐵礦-矽卡巖型、硫化物-矽卡巖型和斑巖型。
按礦物組成可分為:輝鉍礦-長石型、輝鉍礦-石英型和輝鉍礦-矽卡巖型。
據《礦產工業要求參考手冊》(修訂版, 1987),鉍的獨立礦床的最低工業品位為0.5%。
何周虎等(2004)對比鎢、錫和銀的工業指標,建議將鉍礦床的工業指標修正為:Bi的邊界品位0.05-0.10%,最低工業品位0.10-0.20%, 礦床平均品位0.30-0.40%, 礦床綜合利用品位0.045-0.050%(關于鉍礦床工業指標的討論,華南地質與礦產,2004,第2期)。
廣東省英德長崗嶺石英脈型鉍礦床:Bi的邊界品位0.2%, 塊段最低平均品位0.4%;廣東省棉土窩鎢鉍礦床: 邊界品位(W + Bi) 為0.13%, 塊段最低平均品位(W + Bi) 0.2%。
湖南郴州蘇仙區水湖里磁鐵礦—矽卡巖型鉍錫礦床,邊界品位為,TFe≥20%;Sn 0.2%;Bi ≥0.06%;最低工業品位為,Sn 0.23%;Bi≥0.12%。蘇仙區金船塘磁鐵礦—矽卡巖型鉍錫礦床,Bi的邊界品位 0.10%;最低工業品位0.20%。
截止2008年,全球探明的鉍儲量約40萬噸,儲量基礎約70萬噸。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玻利維亞、墨西哥、加拿大、秘魯、韓國等。日本曾因有伴生大量鉍礦物的生野和明延山鉛鋅礦和黑礦礦床, 據1989年報道,鉍儲量為5.8萬噸。但1991年日本所組織的地質調查重新估計, 其鉍儲量實際為8745噸。
中國鉍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廣東、云南和內蒙,尤以湖南郴州和贛南地區最為豐富。2000年湖南省國土資源資料表明,保有鉍儲量32.26萬噸,其中柿竹園區鉍儲量就達21.33萬噸(平均品位0.17%)。近年,柿竹園附近的金船塘-瑪瑙山礦區,鉍資源總量雖不及柿竹園礦區,但它礦點多,品位高,可選性好。鉍精礦總產量大大超過柿竹園,精礦鉍金屬含量年產規模在2000 噸以上。
除中國外,全球主要生產國有18個, 主要的鉍生產國有美國、獨聯體、墨西哥、秘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他們均從鉛、銅及鉛銀精礦中以副產品回收鉍金屬,韓國則產自鎢精礦, 僅玻利維亞開采鉍礦床。此外,鉍的回收主要從陽極泥和冶煉煙塵中提取。
1987年,世界精鉍產量約4400噸, 1991年已降至4000噸以下。日本原是鉍產品的出口國,1987年日本鉍產品進口首次超過出口, 此后繼續這一趨勢,由出口國轉變為大進口國。2000年全球鉍產量為4500噸-5000噸,2003年鉍的產量8000噸-8500噸,2004年和2005年分別達9000噸和10000噸。
中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鉍生產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鉍原料出口國。2000年鉍產量約3500噸,2003年達7000噸,2005年達8000-8500噸,占世界鉍產量的近80%。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國內鉍的消費約1000噸,2005年消費1500噸-1800噸,其余80%的產品出口國際市場。2005年全球鉍金屬礦交易量1萬噸,我國出口8000噸,其中郴州出口約6000噸。
純鉍(99.99%)的價格波動較大,鉍錠最高價曾達33萬/噸,最低價4萬多元/噸。
1991年初6.45美元/公斤;
1991年底7.01美元/公斤;
2006年為4.6-4.8美元/磅;5萬元/噸;
2007年1月8.083-8.508美元/磅;
2007年6月17.389-18.833美元/磅;
2008年1月11.489-12.456美元/磅;14.8-15萬元/噸;
2008年4月15.606-16.628美元/磅;
2008年9月9.4-10.75美元/磅;14萬-14.5萬元/噸;
2009年8月26日5.9-7.7美元/磅;8.5萬/噸;
2009年9月9日8-9.25美元/磅;12萬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