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鎂碳行業面臨歐盟“反傾銷戰”調查的背后
新華網沈陽12月27日電
運用國內法律武器應對國際反傾銷戰——中國鎂碳行業面臨歐盟反傾銷調查的背后(石慶偉)
最近,遼寧營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4家鎂碳磚生產企業,正式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交訴狀,狀告歐盟反傾銷調查的主要提出者——奧地利奧鎂集團(RHI),以涉嫌不正當競爭、壟斷市場為由,要求撤銷向歐盟提交的針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調查申訴。
我國企業針對外國反傾銷調查,在國內動用法律武器進行反擊,這在我國入世后尚屬第一次。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這一事件背后的有關新聞。
“老子”狀告“兒子”:司法界面臨的新課題
2004年7月13日,歐盟發布“C180/02”公告,正式對原產于中國境內的鎂碳磚實施反傾銷調查。鎂碳磚是鋼鐵企業所需的一種耐火材料。此次反傾銷調查涉及的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遼寧。遼寧是我國菱鎂礦儲量最集中的地區,儲量約占全國總儲量的85%、世界的20%。
這次向歐盟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訴的發起者是歐洲耐火材料聯盟,代表企業是奧地利奧鎂集團、比利時的盧瓦斯特等。奧鎂集團是世界最大的耐火材料生產企業,在全球有50多個生產廠,占歐盟市場的60%。
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間,以奧鎂集團為代表的歐洲耐火材料聯盟,先后三次向歐盟提出針對中國鎂碳磚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前兩次因材料不充分以及申訴企業不具備代表性等原因,被歐盟駁回,第三次申訴則被歐盟正式立案。
“我們向國內法院起訴,要求奧鎂集團撤銷向歐盟提交的申訴,這一行為在國內還是頭一回,現在遼寧省高院的立案庭正在對訴狀進行審核,是否決定立案,我們還未接到正式通知。”營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法律界人士認為,企業的這一行動,給中國司法界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在國內以法律手段應對外國反傾銷,法院如何面對和審理,這涉及到WTO框架下的一系列法律問題。
營口青花公司等相關鎂碳磚生產企業認為,歐盟這次反傾銷調查顯失公平,特別是這次反傾銷調查的提出者奧鎂集團,本身就在中國設有投資企業,1995年其在遼寧省營口市設立合資企業——遼寧奧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2003年5月又在大連開發區投資3600多萬美元,建設第二個生產廠,奧鎂還在上海設有辦事處。
奧鎂在不斷擴大對華投資的同時,又對中國境內企業提出反傾銷調查,其在華的控股公司也被列進反傾銷調查的“黑名單”之中,令人十分不解。
營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于毅說,奧鎂在中國境內設有控股子公司,如果中國法院裁定奧鎂不正當競爭行為成立,就可以在中國境內找到執行對象,通過執行其在中國的控股企業制約奧鎂集團,這是我們采取起訴手段的一個基本條件。
跨國公司欲利用反傾銷壟斷市場
歐盟這次反傾銷調查,將我國57家耐火材料出口企業列進“黑名單”,實際上通知了40家左右,要求企業在公告發布之后的15日內,向歐盟索取調查問卷。
2003年我國鎂碳磚對歐盟出口額約為3041萬美元,其中97%的出口額由遼寧境內的28家企業完成,這次反傾銷調查引起遼寧相關企業的高度關注。
業內有關人士認為,奧鎂的行為顯示了其跨國經營、壟斷市場的真實戰略。奧鎂旗下在中國境內的投資公司雖然也被列為反傾銷調查名單,但因為這些公司主要出口市場不在歐盟,所以影響不大。2003年遼寧奧鎂出口歐盟、返銷母公司的鎂碳磚僅8000多噸,不足實際產量的1/5,奧鎂在大連的子公司,主要銷售市場則定位在中國內地。
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的有關負責人指出,作為世界上鎂資源主產國之一的中國,鎂碳磚生產成本遠遠低于奧地利等國家同類產品的生產成本,經營中有一定價格優勢,從WTO的原則來看,屬于正常的國際貿易競爭,奧地利奧鎂集團已在中國投資多年,非常清楚中國實行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和經營優勢,其提出反傾銷調查的行為,暴露出其壟斷市場的經營戰略:即通過采取反傾銷措施,將中國企業擠出歐盟市場,鞏固其在歐盟市場的壟斷地位,同時其在中國的投資企業則享受中國給予的投資優惠政策,擴大產品生產能力,占領中國市場。
遼寧省耐火材料工業協會一位人士分析,奧鎂對我國市場非常看重,利用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和廉價勞動力優勢,擴大投資,開拓市場,并把我國作為進入印度和其它東南亞國家市場的跳板。作為跨國公司,奧鎂還要加強在歐盟、美國等地企業的經營,利用反傾銷手段,對國際市場進行分割,將中國企業擠出歐盟市場,是增強它在全球壟斷地位的有力手段。
目前,國內僅有2家有合資背景的鎂碳磚生產企業獲得歐盟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中方企業敗訴,將被歐盟裁以高額的反傾銷稅,最終失去歐盟市場,這對主要依賴該市場的一些中國重點鎂碳磚生產企業來說,損失巨大。
和解是解決這場貿易爭端的雙贏結局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國內相關企業以及中國五礦商會、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和遼寧省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等有關方面,正在積極與奧鎂集團進行接觸和協商,力求以和解方式解決這場貿易爭端,以此取得雙贏的結局。
反傾銷是把雙刃劍,在出口國企業受到損失的同時,進口國的用戶也將受到損失。我國出口歐盟的鎂碳磚用戶主要是鋼鐵企業,如果中國鎂碳磚產品被擋在歐盟市場之外,可能要造成該地區的鎂碳磚及其替代品價格上揚,增加鋼鐵企業采購耐火材料成本。
據北京錦天城律師事務所提供的資料,歐盟反傾銷調查的基本程序是,提交申訴書、立案公告、市場經濟地位核查、市場經濟地位裁決、傾銷核查、初裁征稅、終裁征稅等,一共歷時15個月左右。
我國企業對這次反傾銷調查采取了積極應對的態度,有關協會組織也在積極工作。歐盟立案公告發布后,國內已有八九家企業表示積極應訴,并專門聘請了律師,7月17日,這些應訴企業分別向歐盟遞交了抗辯材料,8月3日前,又遞交了市場經濟地位問卷和補充問卷。8月12日,歐盟要求企業填寫反傾銷調查問卷,應訴企業均在規定的37個工作日內完成了填寫工作。
9月22日至10月4日,歐盟派員分兩組來到我國,對應訴企業進行了實地核查。
國內企業方面一邊積極采取應訴措施,一邊加強與奧鎂公司的商談,期望達成庭外和解,合理解決貿易爭端。2004年10月16日,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會長陶若璋與奧鎂公司副首席執行官就反傾銷一事進行了會談,并建議召開一個由方商會、協會組織、主要耐火材料出口廠家與奧鎂公司、PRE等共同參加的會談,協商解決。(完)